精神病患者是幸运的,因为他们生在当代社会,医疗技术比较完善,对于治疗精神病是非常容易的。所以精神病患者和家属不用特别担心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精神病这种疾病呢?
【精神病病因的分类】
按照生物-心理-社会医学观点,可将精神病的病因归纳为:生物因素、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类。
生物因素又称躯体因素,是指能够通过影响人体躯体的病变导致精神障碍的疾病。常见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、感染、化学物质、脑和内脏器官疾病等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,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或遗传性疾病,都可能发挥致病因素,导致精神障碍。感染,包括全身感染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系统感染可能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精神障碍。各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害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精神障碍,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毒品,酒精,医用药物,工业毒物,有毒食物,一氧化碳,药物等。全身各系统的病变都可以脑器质性病变,导致精神障碍。
心理因素包括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两方面。心理素质包括神经质和精神质两种,精神质者容易产生精神分裂症等精神性疾病。而心理应激常是精神病的诱发因素,由于某些刺激可导致心理应激,诱发精神障碍。
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躯体健康会造成重要影响,社会变迁、社会压力和社会支持对精神障碍疾病也有较大影响。
【精神病患者的生物因素】
精神病患者发病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、理化生物性因素、素质因素和机体的功能状态。
遗传因素
一般认为,功能性疾病患者遗传到的是亲代的易感素质,不但包括同种疾病的易患趋向,也包括病理心理和生理素质。
理化生物性因素
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的感染,中毒,外伤,癌症,缺氧,代谢障碍与内分泌疾病,营养缺乏,血管与变性疾病等,以及高温中暑,放射线损伤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与功能,引起精神障碍。例:梅毒螺旋体如进入脑内可致神经梅毒→神经系统退行性变,如痴呆、精神病性症状及麻痹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进入脑内→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。
素质因素
1.心理素质:是气质和在其背景上形成的性格,其本身不是致病因素,但不良或易感的心理素质,在有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下,易于出现精神障碍。例:表演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癔症,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容易罹患强迫症,分裂样人格障碍者易患精神分裂症。
2.生理素质:它受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、代谢类型、免疫系统功能等的影响,也与后天的生活经历有关。这就是说,以往生活中的环境卫生、营养、体育锻炼等对增强或削弱躯体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。
机体的功能状态
本身不是发病原因,但不良的功能状态可能诱使疾病发生。儿童神经症,青年期的癔症,经前期紧张与月经周期性精神障碍,产褥期精神障碍,更年期神经症与精神障碍,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的发生,与不同性别,年龄的特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。
精神病的病因分为很多类,也许你只知道其中的一两种。所以今天我就给你拓展一下你的知识面,希望能让你有所收获。